计数包装机的联动逻辑一般有哪些?

2025-03-03

计数包装机的联动逻辑是确保“计数→输送→包装”各环节有序衔接、无冲突的核心控制规则,直接影响设备的稳定性、计数准确性和包装效率。不同机型(如颗粒、片剂、五金件计数包装机)的逻辑会略有差异,但核心逻辑框架一致,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


一、基础动作联动逻辑(核心时序)

即各单元按“触发条件→执行动作→反馈信号”的顺序联动,是设备运行的基础框架,以“单包计数包装”为例:  

1. 计数单元→输送/推料单元联动  

   - 触发条件:计数传感器检测到物料数量达到设定值(如每包50个),向PLC发送“计数完成信号”。  

   - 执行动作:PLC接收信号后,延迟50-100ms(避免物料未到位),向推料机构发送“推料信号”,将计数完成的物料推入包装工位。  

   - 反馈信号:推料到位后,推料机构的限位开关发送“推料完成信号”,触发下一轮计数(清空当前计数,开始新一组计数)。  


2. 推料单元→包装单元联动  

   - 触发条件:推料完成信号发送后,PLC确认物料已进入包装填充区(通过填充位传感器检测)。  

   - 执行动作:启动包装单元(制袋、填充、封口),同时锁定计数单元(避免新物料进入,防止混料)。  

   - 反馈信号:包装完成(封口切断动作结束)后,包装单元发送“包装完成信号”,解锁计数单元,进入下一个循环。  



二、多物料/组合计数联动逻辑(适用于混合包装场景)

当包装机需同时计数多种物料(如多种药片组合、多规格小零件搭配)时,联动逻辑更复杂,核心是“多组计数同步完成→触发包装”,具体规则:  

- 分组计数规则:设定每种物料的目标数量(如A物料2个、B物料5个),各物料独立计数,实时显示“当前数量/目标数量”。  

- 同步判断逻辑:只有当所有物料的当前数量均达到目标值时,才触发“总计数完成信号”,否则继续等待(某一种物料先完成时,暂停该物料的输送,避免超量)。  

- 复位逻辑:推料完成后,所有物料的计数同时清零,重新开始下一轮计数,确保每组包装的物料比例准确。  



三、异常状态下的联动逻辑(安全与防错)

设备运行中出现异常时,联动逻辑需优先保障“停机保护”和“防错包装”,主要场景:  

1. 计数误差联动  

   - 当连续2-3包的计数偏差超过设定阈值(如±1个),PLC立即发送“计数异常信号”,触发:  

     - 计数单元暂停(停止物料输送);  

     - 包装单元完成当前包后停机;  

     - 报警装置(蜂鸣器+指示灯)启动,HMI显示“计数偏差过大,请校准传感器”。  


2. 卡料/缺料联动  

   - 卡料:某一工位(如振动盘出口、推料轨道)检测到物料堵塞(通过压力传感器或红外对射检测),发送“卡料信号”,所有单元立即停机,避免设备过载损坏。  

   - 缺料:某物料的供料区无料(料仓低位传感器触发),发送“缺料信号”,暂停该物料的计数,其他物料计数也同步暂停(避免单种物料超额),同时报警提示补料。  


3. 包装异常联动  

   - 封口不良(温度异常或压力不足):通过封口质量传感器(如热电阻检测温度、压力传感器检测封口压力)检测到异常,发送“包装不合格信号”,PLC控制“剔除机构”将该包推至废料区,同时正常启动下一包(不停机,但记录异常数量)。  

   - 包装膜断裂/用完:膜卷传感器检测到异常,立即发送信号,触发包装单元停机,同时计数单元暂停,避免无膜空转。  



四、联动逻辑的可视化与调整(人机界面操作)

为便于调试,现代计数包装机的HMI通常提供“时序图界面”,直观显示各动作的联动时间节点(横轴为时间,纵轴为动作状态),可手动调整:  

- 各信号的“延迟时间”(如计数完成到推料的间隔、推料到包装启动的间隔);  

- 动作的“持续时间”(如推料杆伸出/缩回的时间、封口加热的时间);  

- 逻辑触发的“优先级”(如报警信号优先于正常动作信号)。  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