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数包装机的送料卡堵是影响效率的常见故障,尤其在螺丝、螺母等小五金件包装中频发,主要表现为物料在料斗、输送轨道、分料口堆积或卡住,导致计数不准、包装中断。解决需从物料特性、送料机构状态、设备参数三方面针对性排查,具体步骤如下:
一、先判断卡堵位置,定位核心区域
送料流程通常为“料斗→振动盘/传送带→分料轨道→计数装置→下料口”,卡堵多发生在这三个关键节点,需先观察:
料斗底部卡堵:物料堆积成“拱”(结拱现象),无法进入下一级输送。
振动盘/传送带卡堵:物料相互挤压、叠放,或卡在边缘缝隙。
分料轨道/计数口卡堵:轨道过窄、弯道角度不合理,或计数传感器被物料遮挡。
二、分区域解决卡堵问题
1. 料斗及底部出料口卡堵
常见原因:物料受潮结块、料斗倾角过小、出料口尺寸与物料不匹配。
解决方法:
- 若物料受潮(如螺丝生锈粘连):
- 烘干物料(小型件可暴晒或用热风枪),或添加少量食品级滑石粉(针对非食品类,减少摩擦粘连)。
- 料斗内壁贴特氟龙涂层板(降低摩擦系数,防止物料附着)。
- 若料斗倾角不足(物料下滑慢):
- 调整料斗安装角度(通常建议60°-75°,根据物料比重调整,如金属件可略小,塑料件需更大)。
- 在料斗底部加装小型振动器(每分钟300-500次微震,打破结拱)。
- 若出料口尺寸不合适:
- 出料口宽度应略大于物料最大直径的1.2-1.5倍(如最大螺丝直径8mm,出料口至少10mm),过窄会卡住,过宽则导致物料涌出过多。
- 若物料大小不均(如混装不同规格螺丝),需更换带分级功能的料斗(底部设多层筛网,先分离规格)。
2. 振动盘/输送传送带卡堵
常见原因:振动频率不当、轨道设计不合理、物料有毛刺/变形。
解决方法:
- 针对振动盘卡堵:
- 调整振动频率/振幅:频率过高(物料弹跳无序叠放),过低(输送动力不足堆积),可通过设备控制面板的“振动强度旋钮”微调(通常从低到高测试,以物料能单排有序前进为准)。
- 清理振动盘轨道:轨道内有异物(如碎料、油污)会阻碍输送,用毛刷清理后,轨道内壁可涂硅基润滑剂(减少摩擦,不建议用机油,会污染物料)。
- 优化轨道导向板:若物料易叠放(如扁平螺丝),在轨道两侧加装防叠挡板(间距略大于物料厚度,阻止上层物料通过)。
- 针对传送带卡堵(如皮带/链板输送):
- 调整传送带张紧度:过松会打滑导致物料堆积,过紧会增加阻力,通过调节两端轴承座位置校准(以用手按压皮带能下沉5-10mm为宜)。
- 清理传送带缝隙:链板间的缝隙若卡住小物料(如垫片),需定期用细铁丝勾出,或更换缝隙更小的链板(缝隙≤物料最小尺寸的1/3)。
3. 分料轨道与计数口卡堵
常见原因:轨道宽度/弯道角度不合理、计数传感器误判、下料口堵塞。
解决方法:
- 轨道尺寸适配调整:
- 轨道宽度应比物料最大直径大0.5-1mm(如8mm螺丝用8.5-9mm轨道),过宽会导致物料歪斜卡堵,过窄会挤压变形。
- 轨道弯道角度过大(如90°直角弯)易卡料,可更换为135°缓弯轨道,或在弯道处加装导向轮(减少摩擦)。
- 计数口卡堵(如光电/机械计数装置):
- 若因物料重叠导致传感器误判(不计数而卡堵):在计数口前加装分料拨片(旋转式,每次只允许一个物料通过)。
- 若传感器被灰尘遮挡(误判有料):用酒精棉擦拭光电传感器镜头,或调整传感器灵敏度(通过设备参数旋钮)。
- 若下料口太小(物料卡住):扩大下料口直径(需大于物料最大尺寸1-2mm),或在下料口内壁贴光滑塑料片(减少阻力)。
三、长期预防卡堵的维护措施
1. 定期清理设备:每天工作结束后,清理料斗、轨道内残留物料(尤其边角料、碎屑),避免堆积结块。
2. 润滑关键部件:每周对振动盘弹簧、传送带轴承、分料拨片等活动部件加注润滑油(食品级包装需用食品级润滑油)。
3. 物料预处理:对易粘连的物料(如潮湿螺丝),提前筛选、烘干;对带毛刺的物料,先打磨处理(减少对轨道的刮擦和卡堵)。
4. 参数固化:针对固定规格物料,记录最佳送料参数(如振动频率、轨道倾角),避免频繁调整导致参数紊乱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快速定位并解决送料卡堵问题。核心原则是:确保物料流动路径(料斗→轨道→计数口)的尺寸适配、摩擦力小、动力稳定,同时减少物料自身的粘连或形态异常。